这家图书文具店为何能做到百年老店?
来源:网络 | 作者:Author | 发布时间: 2021-01-16 | 86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书店、文创文具产品的结合,要以门店实际效益为导向。文具产品对于书店而言,是一个刚性需求。

百新书局见证了中国图书文具行业的百年变迁。他们是如何在每次社会变化的浪潮之中,屹立不倒且稳步前进?

01 百新书局的发展历史

百新书局由徐鹤林先生,在福州路于1912年创立的,是一家有108年历史的老店,原来叫百新书店,靠卖书和租书为生。在当时,百新书店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相比,算不上主流出版。但是,百新书店出版的,张恨水的《啼笑因缘》和秦瘦鸥的《秋海棠》,却是民国时期的畅销书。1949年以后,百新书店停止了图书业务,开始专门售卖文具。1959年,公私合营创立“百新文化用品商店”。后来富越收购到现在的百新书店,于2020年7月3日重新装修开业,主营文具、图书,同时还有鲜花咖啡等业态。

02 如何定位并且突围的?

福州路地处繁华地段,是上海文化一条街,有书城、外文书店、古籍书店、旧书店等,各类书店集中在一起,所以书业在福州路竞争异常激烈,但是并不代表书类就无法经营。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,我们针对的是大而全的补充,同时充分考虑年轻群体的特点,进行针对性的规划,将符合年轻人时尚的流行书和经典的礼品书相结合,我们希望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买手书店。

03 品类是怎样规划的?

说起品类规划,其实和大部分店铺还是差不多的,比如书写类、纸品类、收纳类、手帐周边、美术类、文房类、趣玩类、礼品包装类等,当然基本的文具刚需也是在慢慢补充中。虽然大类大多数店铺差别不大,但是在做差异化的实际过程中有很多讲究。

选品标准:关于选品标准的差异化,总结了10个“做or不做”原则

· 同质化的产品尽量少做;

· 价格管控差的品牌不做;

· 外观有争议的产品不做;

· 非原创产品不做;

· 售后服务差的不做;

· 产品线单一的尽量少做;

· 专利首发的产品适合的一定做;

· 左邻右舍尽量往高端走不做价格竞争;

· 有独特的产品首先尝试做;

· 厂家售后服务或者个性化服务好的排序靠前。

门店效益: 书店、文创文具产品的结合,要以门店实际效益为导向文具产品对于书店而言,是一个刚性需求,文具的利润贡献是有目共睹的。这一点从越来越多的书店,把文具列入重要的位置就可以看出。而文创就像一个盲盒,选对了乐趣无穷,名利双收。两者从属性上来看,文创产品更偏向礼品属性,文具确是实实在在的功能性消费。

03 对进口文具文创产品有什么好的建议?

我们做进口文具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,做过厂商也做过批发商,对渠道的模式还是比较了解的,现在在做零售店,而且是一家有书类的文具店。说实话还是有很多感想和体验的。

1)进口文具又分为主流进口品牌和小众进口品牌。

主流进口品牌,实际上是刚需性的随行就市的销售,属于快消品类。小众进口品牌则是调性和差异化的主要来源。如何配比实际上就是一个调性的协调。

2)书店里面的文具文创,和文具店里的书类一样,都充满了机会和挑战。但是,如何做到效率和利润的双丰收,确实是一个技术活。对于有教辅的书业而言,目标群体基本归结为学生群体。所以配比应该是,以大量的刚性需求的文具为主,做的是性价比和产品线齐全。

对于社科类的个性化书店而言,应该更加着重于他的趣味性。好玩有趣的东西才是重点。当然卖场的氛围营造也不容忽略,守住自己的底线,才可能赢得客户的认可。

04 开店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?

我觉得每个人的开店过程都不一样,应该没有公式可以借鉴,不过有一些心得。

必须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客群,并且用最适合的价格段的产品,去服务好他们。

商品要做到陈列有美感,价格标签一目了然,卖点标识清晰,库存管理有序。

说到这里,要提醒一下批发商(服务商)们,要想明白自己的价值在哪里?不能只是简单地卖货,更要有服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可以在以下几个关键点做重点经营:

· 同品牌商品的组合

· 跨品类的整合

· 商品信息的整理提供

· 零售店铺的一线员工的培训

· 上架建议等等

最后我们送给图书文具零售伙伴一句话:

开店容易守店难,坚持做好一点点,每天进步一点点,你的店一定会与众不同,祝大家生意兴隆,谢谢大家!

 

最新文章
更多文章